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shuba.info
首页 > 武侠修真 > 白蛇问道 > 第204章 农村包围城市

第204章 农村包围城市(1/2)

目录
好书推荐: 铸工先锋 洪荒:玄门大师兄 我真的不想谈恋爱 终灵之门 我所在之地,便是江湖 这就是正经修仙! 长生魔经 开局斩杀河神,掠夺妖魔天赋 锦衣卫当差:开局签到童子功 法师先生只想赚钱

天门阵被破,李元明和萧武等人因为欺压、剥削穷苦百姓等罪名,接受群众的审判,被愤怒的群众处决掉了。

许仙想过将李家的田地分给百姓们,让耕者有其田。

白素贞说道:

“把田地分给百姓们,只能暂时解决农民的苦难,却无法杜绝土地兼并,再过几十年,又会冒出很多地主。”

白素贞对如何治理燕云十六州比较上心,也和许仙讨论过,许仙和白素贞说起过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导致民不聊生和王朝轮回的原因,这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大臣都明白的,知识分子和黎明百姓都清楚的。

那么古代朝廷为什么束手无策或者说无所作为?

皇帝本身的荣华富贵就是以压榨底层人民得来的,在面对土地兼并时畏首畏尾,实际上就是面对自己的贪婪洞窟不能直视,所谓的困难重重,不敢改、不能改都是谎言。

从皇帝到各级官员,他们是既得利益阶层。

历史上的盛世,大多发生在王朝初期或战乱之后。

王朝更替经历了战争,人口消耗严重,土地重新分配且大量剩余。

三国争霸、隋末唐初、安史之乱、五代十国、明末清初等,人口缩减都在百分之六十左右。

隋朝统一初期,人口约为五千万左右。

但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百分之六十,到唐初仅有两千多万人。

唐朝一统后,到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近一亿人,达到历史的新高峰。

经历安史之乱后,人口又暴跌,只有三千万左右。

历史上王朝初期多与民修养,鼓励农桑,轻税薄赋。

有好的政策引导,再加上华夏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辛勤劳作之下,人民逐渐温饱有余,容易形成盛世,如始皇盛世,汉武盛世,大业盛世、开元之治、康乾盛世等,都是这样产生的。

但随着时间前行,统治阶层不断繁衍,为维持其骄奢yin逸的生活,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唯有土地兼并才能增加产出。

老百姓按三十年算一代人,十代以后,人口就会呈指数级增长,随着土地兼并的加重,必然导致土地分配不足。

当百姓手中的土地不足以维持生活,人活不下去的时候,为了在绝望中寻求一丝希望,就会铤而走险,造反、起义就会层出不穷。

战乱不断消耗人口,直到新的阶级推翻旧有阶级,资源再次分配,达到平衡,社会就会再次稳定,这就是王朝三百年周期律的魔咒。

华夏上下五千年,几乎每一个朝代,都是这样的一个顺序,开国盛世,衰落,中兴,衰落,灭亡。

我们再回到土地兼并上来。

秦国的商鞅变法,贞观年间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清朝康熙年间的摊丁入亩制度等都是为了缓和这一矛盾,维持统治。

每一项政策的颁布,在当时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最终均还是消逝在历史的尘埃中。

商鞅、王安石、张居正都是古代改革的悲剧,因为他们不可能撼动封建社会。

究其原因,有吏治影响,有官府效率影响,有利益阶层的阻碍影响等。

但最根本原因,是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精英政治,读得起书的只有极少数人,大量基层民众目不识丁,舆论和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士人手里。

在信息传播不畅的古代,只有极少数精英才了解国家大势,同时皇权和精英阶层又是利益共同体。

他们的决策本就缺少监督,不管是精英阶层内部的利益斗争,还是国家层面的政策调整,政策本就有失公允,执行中偏差更()

大,受到伤害的永远是基层民众。

这种情况下,矛盾只能缓和,得不到有效解决,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律就会出现。

要解决人亡政息的问题,就不得不说我们伟大的领袖太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红花 长生:从执掌修行门派开始 修心炼意 白丨黑 封神:从蜘蛛精爱上我开始 从旁门道君开始 灵气苍海 仙界情缘录 天龙八部之星宿大师 我体内有万亩灵田,种田修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