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shuba.info
首页 > 历史军事 > 家侄崇祯,打造大明日不落 > 第663章 砸烂饭碗,让蛀虫无路可走

第663章 砸烂饭碗,让蛀虫无路可走(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那早逝的亡夫又回来了 重生七零,搬空敌人仓库去下乡 八零新婚夜我嫁了最猛糙汉 肥警神医 被师父赶下山去祸害师姐 我家师姐都宠我 高手下山:我的傲娇大小姐 网游:开局觉醒SSS无限装备栏 嫡女重生,毒妃飒爆了 我废柴真千金,会亿点玄学怎么了

开海禁之前,大明财税来源,一多半是田赋和其他行业,另外一小半是来自盐业。

在盐业当中,扬州所管辖的盐业又占了一半。

也就是说,天下赋税近四分之一,是由扬州盐商提供的。

单从这一数据可以看出,扬州盐业,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如此庞大的一个产业,又有多少人依附在上面吸血?

多年以来,扬州盐业形成了一个上自皇帝,下至臣僚和盐商,在政治上、经济上相互利用、相互依存的庞大利益群体。

不光是以徽商为主的扬州盐商,两淮的盐官,以及靠贩运私盐谋利的团体。.

还牵扯到京城里的户部、巡盐部院,乃至京里的勋贵、内侍、皇亲国戚,甚至是皇帝。

盐业与开海禁还有所不同。

毕竟开海禁,影响的是东南沿海、江南走私集团的利益。

而盐业,却涉及到了整个大明,既得利益群体又是何其庞大?

他们要是反扑起来,连崇祯皇帝都不得不退让。

触碰盐业的后果,将是举国皆敌。

云逍对王应熊有举荐之恩,以后还需要他庇护。

自然不希望这棵大树倒下了。

王应熊这是想提醒云逍,事情到孙果为止,顶多再抓几个盐官、盐商。

这样不论是给朝廷,还是百姓,都有了一个交代。

“王阁老的意思,我明白。”

云逍知道王应熊的为人,也明白他的心思。

此人博学多才,性格极为强狠,又与温体仁是一党的,这才在大侄子面前举荐了他。

王应熊此时提醒,本是好意。

可这些顽疾不除,大明就会亡国。

云逍想了想,觉得有必要给他们交个底。

“不知我能否信任几位?”

云逍平静的目光自李标、毕自严、王应熊以及王承恩等人的脸上掠过。

李标等人心中一凛,纷纷开口表明心迹。

眼前这位,可是谪仙人、圣人降世,谁敢在他面前耍花枪?

云真人的意思很明确,接下来说的话很重要,谁敢乱讲出去,后果自负。

云逍点点头,向毕自严问道:“毕阁老精通财务,你可知道前宋一年官盐产量多少,盐税收入有多少?”

毕自严答道:“前宋官盐产量年3亿斤,朝廷把盐引卖给盐商,一引6贯钱,可得盐税1200万贯每年,有时朝廷会滥发盐引,还会多得盐税,但盐商会提高盐价,转嫁到百姓身上。”

云逍点点头,又问:“我朝呢?”

毕自严不假思索地答道:“我朝此时年产官盐6亿斤,盐税250万两。”

云逍冷笑道:“按照大明盐制,每年20万引,每引得6两6钱4分,应收入1328万两白银。实际却只有250万两,还有一千多万两,到哪里去了?”

毕自严等人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还能去哪儿?

大头,自然是被那些利益集团给瓜分了。

“前宋一斤盐50文,而如今一斤盐要三分到四分银,折合300文一斤,是前宋的六倍之多!”

“百姓吃的盐,价钱越来越高,朝廷的盐税收入却越来越少。”

“长此以往,会是什么后果,几位想必十分清楚。”

云逍拍击椅子扶手,重重地叹了一声。

李标等人神色变得极为沉重。

盐政,其实是大明各种问题的一个缩影。

百姓的负担越来越重,朝廷的财政收入()

,却反倒越来越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吹尽狂沙 大唐:寒门成侯爷,揭秘卷轴疑案 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 明末之定都上海 人在中世纪:他们叫我领主大人 大秦:从纨绔世子到边关战神 三国:面相太狠被错认为无敌战神 三国:和貂蝉喝酒 铁血虎贲战大明 我在外星球成为国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