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书吧最新网址:www.69shuba.info
首页 > 都市言情 > 袁主 > 第122章 袁氏门生,幽州刺史朱龟

第122章 袁氏门生,幽州刺史朱龟(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文明之虫族领主 长生仙门,门下弟子皆大帝 绯影魔踪 全民领主:我的爆率百分百 一人之,唐门,离群之刺 重生后我拒绝了校花和青梅 神界红包群 雾都道士 联盟:一首大悲咒,我让全网自闭 宝可梦之编外天王

第122章 袁氏门生,幽州刺史朱龟

从袁氏府邸出来,袁绍多了几分舒畅。

当袁逢亲自走出府门时,望着日渐远行的袁绍心底滋味很是难过,但面对一心想要到外面闯一闯的那份决心,此时的他已经没有多少资格前去阻止了,哪怕他宁愿低下头去找曹节好生商议一番也全然被袁绍否决了。

基于袁绍之所以远赴辽东任职的缘由,袁逢破天荒的在家族可以动用的资源中,分出了一部分以供袁绍使用。

实际上,对于整个袁氏而言,袁逢自己都不清楚如今的袁氏达到了什么程度。

上至三公九卿,下至郡县官吏,其中有多少人受过袁氏恩惠,袁逢了解的很少。

但有一份名单,上面详细的记录了每一个从袁氏走出去的门生故吏。

身为袁氏家主的袁逢,自然有权力观看这份绝密文件。

距离上次观看这上面名单已经足足过去了十余年。

第一次党锢之祸中所席卷的诸多官吏名字,在这个名单上几乎都有体现,当时的袁逢虽然对于朝堂格局还不算太清楚,加上没有现在这般老练,他很多时候都在为那些门生故吏感到惋惜,明明有着足够多的机会再往上攀升,同时来反哺袁氏,结果却是被卷入到那次惨烈的斗争里面。

没想到这次打开这份故吏名单,却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可以在边塞过得相对舒坦些。

“朱龟,今幽州刺史,年轻时曾于汝南袁氏门下学习经文,通达古今,初任议郎,累迁至幽州刺史。”袁逢随即将目光定格在这个名唤朱龟的名字上。

他明白,无论是在何处任职,都需上下打点,以免被当地世族豪强穿上小鞋,裹足不前。

而辽东隶属幽州,袁绍寻他,定然没错。

袁氏门生故吏的作用,除了那些响应故主阵营的一些举动外,对于这些人情往来的事,往往也会当做顺水人情,袁逢特意修书一封。

以袁氏家主的身份。

实际上,对于这些俨然已经成了封疆大吏的刺史而言,袁逢除了在品阶上高出对方些许外,真论起各自的权利而言却是远不能及。

天下十三州,一州之行政长官,所管辖区域不知凡几,麾下黎庶尽皆百万众。

放心不下的袁逢又顺便将自己的一些私人财产,以各种名义转交给袁绍。

对自己儿子,没有必要吝啬。

袁绍对于其他族人而言是嫡庶之分,对他而言,无一例外,与袁基袁术一般无二,只是因为身处的位置不同,使得他必须要照顾整个族人的情绪,不能意气用事。

好在袁绍并未有所埋怨,既如此,自己给他一些帮助又能怎么样,大不了自己再找一趟一向看重袁绍的袁隗,若非现在袁隗不在场,若不然,恐怕其给予袁绍的帮助尤甚于己。

“希望本初能够在边塞好好地闯出一番名声,也让族中的那些老家伙们知道知道,这嫡子与庶子,对袁氏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是袁氏的基石所在。”

袁绍笑着接受了袁逢好意,这些东西对于现在的他而言,确实重要。

要不然,他也不会专门走这一趟,对于此行,他可是做足了准备,毕竟,没人愿意看见一幅死鱼脸色的袁术,袁绍也不例外。

好在眼下目的达成。

至于何时动身辽东赴任,他打算再等等。

那里不似雒阳,也远远比不上汝南,地广人稀且又到处充斥着贼匪横行,时不时的还会遇见些许的异族铁骑。

他需要一些保镖。

而这些天来,他便已经修书几封送了出去。

其中内容大致相同。

旨在这个时期,于边疆建立足够多的功业。

外加出身袁氏的资历,这一条在那些人眼中就是一张金字招牌,不用去多加怀疑的招聘文书。

而最重要的是,袁绍于雒阳时期所闯出来的天下楷模名声,这些几乎是常人难以企及的名望在这个阶段可以帮助的更好的获得那些人的追随。

说起来,如今袁绍几乎是雒阳这次政变中硕果仅存的一批人,比起那些慷慨就义的士人而言,袁绍多了几分退缩,少了几分愚昧的忠诚。

对于他而言,只有活着才有希望,之后才是声望。

许攸,荀谌也是属于独善其身的典型代表,虽然也有袁绍提前与其通过气,切莫一昧的选择踏入其中。

如今他们二人也在袁绍的运作下,相继跟随袁绍前往辽东属国任一偏职。

许攸荀谌,从初入雒阳时就追随在身边的人,没有理由会在这个时刻选择退缩,能够在这场斗争中明哲保身,不被曹节所清算,本身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了,更别提他二人已经尽数将宝压在了袁绍身上。

因为他们能够在袁绍的身上看到足够光明的未来,哪怕当前看起来是暂时跌落谷底。

常言道,锦上添易,雪中送炭难。

许攸荀谌二人深知此道理,自然毅然决然的选择投身袁绍身边。

而袁绍做完这些安排,才慢悠悠的回到颍川。

见一见自己的老师,在这次事件中得以存活的李膺。

他知道,此时的老师内心深处一定是万分悲寂的,对于陈蕃窦武等人的相继身死,这都是理所当然的,若非如此,李膺也就不会被称作天下楷模了。

而当李膺发现,事情的进程确实是按照计划中进行时,他这才发现自己错的究竟有多么离谱。

同时也在为袁绍那一番良苦用心下,却仍不得自己讨喜的诸多行为,他暗自懊恼。

能活着总比死着好。

李膺也看开了,也正如袁绍所言那般,自己丰衣足食,不需依靠他人,也不用参与到这其中得此结果,陈蕃,窦武等族亲俱是族灭。

这一幕,对于李膺其实也是有着足够大的触动,这些族亲中或许有人选择支持其发动政变,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恐怕就连知晓都不知晓。

对于宦官而言,他们几乎没有任何威胁,寻常家眷又能做什么呢?

但,政治上的斗争,历来讲究斩草除根。

若是这一幕出现在自己身上,又会如何呢?李膺时常会以此果加在自己身上。

李瓒并没有罪,李婉儿没有罪,整个李府也都没有罪,却也要被尽数诛灭。

一想到这,李膺只觉一阵后怕。

凡事都讲究当时效应,在事情发生之时,哪怕失败的后果多么严重,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暂且无视掉这失败的痛处,只是一门心思的幻想着胜利的喜悦,采摘胜利过后的果实,却是全然忘了失败所带来的可怕。

袁绍登门。

李膺翘首以盼。

还有一人,在怯生生的等待着。

“见过老师。”袁绍连连告罪。

对于强行威逼老师抽身其中,亲眼目睹诸位故人被诛灭的惨状,其实袁绍心中也着实不是滋味。

然而现实摆在眼前,能够活着已经算是最好的结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过度探索 我是神豪每个城市都有我的产业 桃源俏村医 官场风云,从省政府开局 我的冷艳女CEO 别时容易见时难 他是一个包租公 重生80:我带全家起飞! 港片:无限下载的我无敌了 大学无恨
返回顶部